2020年7月1日,中共贵州省委召开“全省脱贫攻坚‘七一’表彰大会”,隆重表彰全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,贵州铁路投资有限责任企业选派的驻村帮扶干部胡小凯同志被授予“脱贫攻坚优秀村第一书记”荣誉称号,这既是对胡小凯同志的激励和褒奖,也是对企业脱贫攻坚帮扶工作的肯定和鞭策。
投身攻坚一线,全力助力脱贫
胡小凯是贵州安六铁路企业组织人事部(人力资源部)副部长,2019年6月,他积极响应组织号召,主动申请到脱贫攻坚一线开展驻村帮扶。经过组织层层遴选,贵州铁路投资有限责任企业党委选派了2名优秀年轻干部到水城县开展驻村帮扶,胡小凯被分配到水城县杨梅乡杨梅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。驻村以来,他认真落实“一宣六帮”工作职责,真蹲实住,真抓实干,紧紧围绕帮扶村脱贫攻坚实际和帮扶需求,1年的时间里,协调推动企业在杨梅村实施帮扶措施21项,投入帮扶资金97万元,助力杨梅村于2020年3月如期脱贫出列。
建强基层组织,强化党建引领
胡小凯同志认真履行驻村第一书记职责,积极协助村党组织开展工作,建强基层组织,夯实党建基础,发挥党建优势,引领群众脱贫致富。他积极组织开展“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”主题教育,健全完善“三会一课”等工作制度,推动农村党员发展工作,协调帮助村“两委”开展党建宣传栏、廉政学问墙、党员活动室等阵地建设,促进村党组织不断强化政治功能、提升组织力。他积极开展宣传思想工作,协调资金、实现村广播设备“组组响”“户户听”,入户走访农户、民情日记写得满满当当,组织院坝会和群众会宣传党的扶贫政策,扶贫扶智相结合,有效激发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。
精准实施帮扶,助力脱贫攻坚
胡小凯同志深入调查研究,认真分析查找杨梅村在“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”和“三率一度”方面存在的短板弱项,积极向企业和乡村汇报,精准选定帮扶措施,协调企业投入帮扶资金,为杨梅村减贫摘帽解决了实际困难。一年来,他精心筹划、积极协调、完善措施、组织落实,在企业大力支撑下,12户53人贫困户获得了扶贫公益岗位收入帮扶,39户农户修缮了透风漏雨的房屋,53户农户硬化了庭院及串户路,投入25万元的太阳能路灯即将点亮村民出行路,木城四组10余农户喝上了安全饮用水,资助的15个垃圾斗实现了垃圾集中收集清运,“千家万户”小康菜园示范点建设推进了乡村治理,贫困劳动力就业培训提升了村民就业能力,环境卫生评比促进了乡村环境改善。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帮扶举措,助力杨梅村在接受国务院第三方评估中,以“零”问题的好成绩顺利通过验收。
主动担当作为,积极战疫战贫
胡小凯同志坚守在一线、奋战一线,战疫情战贫困,以主动担当的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,以苦干实干的业绩诠释对党的绝对忠诚。
今年年初突遇新冠肺炎疫情,大年初三,他就第一时间赶回村里,积极协助村“两委”落实疫情防控措施。工作中,他不计安危、冲锋在前,主动包保村民组,不漏一寨、不漏一户、不漏一人开展地毯式排查;分类建立台账,严格落实武汉地区返乡人员和密切接触人员排查包保责任;带头24小时值守道路卡点,排查过往人员3200余人,对进村的1100余车辆全部消毒杀菌;多方筹集口罩、酒精,有效缓解了防控物资紧缺的困难。在多措并举的防控措施下,截至目前,杨梅村没有发生一起疫情。
身处脱贫攻坚第一线的他,不负组织的信任和重托,努力做村民的“贴心人”,赢得了“好书记”的真心称赞。驻村伊始,他白天走村访户,晚上熬更守夜学习政策文件,在短短的一个月内,全村1255户5828人,他就用双腿“丈量”完每家每户。每到村民家中,他都与村民拉家常问困难、讲政策找办法,本来的一口江苏口音,变成了变味的当地方言,被村民戏称为 “江杨话”,大家口中的“胡书记”变成了“凯书记”。
村民眼中的“好书记”,却没能在家人哪里当好丈夫、好父亲。在脱贫攻坚的日日夜夜,他无时不想念自己的妻子和年幼的儿子,平时难得回家一趟,但只要接到村里的电话,一句“天大的理由我都不能脱岗”,又匆匆返回。
“辛不辛苦都无所谓,我来杨梅村就是要让村里的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,只要能完成任务,只要能提高大家村民的幸福指数,再辛苦,我都愿意……”,这就是胡小凯的初心。